權威心理咨詢品牌深圳首家國際EAP協(xié)會中國分會理事單位 | 中國企業(yè)培訓最佳服務商20強 | 中國企業(yè)培訓首選服務商
廣東省人力資源研究會副會長單位 | 深圳市心理咨詢行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單位
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副會長單位 | 深圳市慈善事業(yè)聯(lián)合會會員單位
心理咨詢熱線 18923722268
0755-82985430
如何延長我們的人生時光?
來源:原創(chuàng)    作者:鄭曉江
  
時間既然是現(xiàn)代人最稀缺的東西,而且是不可增加的東西,自然它也就成了價值最昂貴的東西;實際上,時間幾乎是無價之寶。因為它不可讓渡,也不能轉(zhuǎn)移,而且它永不止息地流逝而去。人在時間面前幾乎是無可作為的。但做深入地思考,人們還是可以從四個方面去獲得更多的時間,去得到更理想的人生品質(zhì)。
 
1、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有強烈的時間觀念,最大限度地減少無意義的人生活動,增加有益的有價值的生活,這樣,就可以增加單位時間內(nèi)的意義量,相應地就延長了人的生命時間。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我們不要無所事事,不要做一些浪費生命的事情,不陪無益之人,不吃無益之飯,不求無益之求。專注于自我生命內(nèi)涵的豐富,生活范圍的擴充,以及人生履歷的厚實,等等。如此,提高了單位時間的內(nèi)在價值,壓縮了無意義時間的支出,無疑就是相應地“延長”了人生的物理時間(年齡)。別人都只活一輩子,而你卻因此活了一輩加一半,甚至更多一些,豈非人生極樂之事?可是,什么叫有益有價值的工作與生活呢?
 
2、既然心理時間是可變的,是可達至無窮的,那么,人生中擺脫時間限囿最好的方法,莫過于豐富自我內(nèi)在的精神生活和心理生活。讀書,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訓練,文化的活動,乃至人際的交往,精神的創(chuàng)造,內(nèi)心的獨白,等等,無不是人的精神與心理的活動,它們越豐富,就說明你所支配的心理時間就越多,你所獲得的精神性時間趨于無窮盡,在某種程度上,你甚至獲得了永生。這是真正的人生品質(zhì)的提升,也是一種對生死的超越,這一靈魂之樂帶給我們的是無窮盡的人生幸福。
 
3、讓生活中充滿“感恩”,使人生更加充實、有色彩和有意義。中國人一般都有著濃厚的“報恩”觀:父母生我養(yǎng)我,所以,我們要知恩報恩;師長教我育我,因此,我們必須知恩報恩;朋友幫我助我,故而,我們應該知恩圖報,等等。所以,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有為父母治病而臥冰求魚、割肉為藥引的孝子;也有為朋友兩肋插刀,不惜犧牲生命的豪杰之士;還有持“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觀念。一生隨侍在老師身邊的讀書人。細細觀察,報恩觀建立的基礎是:有一個實在的對象,或者是父母、師長,或者是朋友;而且他們都有恩于我,故此我也要回報之。應該看到,報恩的觀念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它反映的是人之常情,是人之自然本性使然,而且它還使生活中親情與友情盎然;但是我們還是要清醒地意識到,一個人只有報恩的觀念是遠遠不夠的,在我們的人生中,還必須擁有“感恩”的觀念。感恩觀與報恩觀不同,它不是對一個特定的實在對象的感激和報答,而是對某種冥冥中之抽象物的全身心的感謝;而且,與報恩的狀態(tài)不同,人們也并沒有從這種冥冥之物中獲得什么,人們的這種感謝不源于自己得到了許多,而純粹是出于對超越之物的虔誠信仰。在電影中和小說里,我們??煽匆娺@樣的細節(jié):基督徒在就餐前,均要雙手合十,低頭喃喃禱告:感謝上帝,賜給我們鹽、水、面包。然后,他們劃完十字,才拿起刀叉享用食物。本來,水、鹽、面包是最簡單的食物,且是自己賺來的,又何謝之有?況且,“上帝”乃冥冥中不可知、不可感之物,又何必且何能感謝之?但是,有感恩心態(tài)者,并不求有一個實在的對象,也不在乎那個對象是否直接施予了恩惠給他;這種感謝是超越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在世界,也與互換式的報答截然不同的。他們的看法是:感恩就是感恩,不為了什么,也不求這樣做能得到什么。放眼觀望社會,擁有報恩觀念者可以說比比皆是。對己有恩必涌泉相報是一般人的處事原則,況對象是給生命予我們的父母、教本領給我們的老師和心心相印的朋友。當然,池塘大了,什么王八沒有?在生活中,我們也能看到許多忘恩負義者,你幫助了他,你有恩于他,事情一過,他便忘得一干二凈,或裝作記不起來了。還有些人甚至置父母之恩于不顧,流于禽獸不如。這當然都是些特例,但即便那些有著強烈報恩觀念者,從人生的境界而言也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拘于報恩者,必是有恩于己才施報;而無恩于己則可以毫無感激之意與相助之行,許多人視此為天經(jīng)地義。可是,現(xiàn)代社會與古代社會已有本質(zhì)不同,人們之間的交往空前頻繁,不可能僅僅局限在一個家庭與家族和村落之內(nèi)生活。因此,我們與之交往的許多人都不是親人、師長和朋友。無論我們愿意還是不愿意、喜歡還是不喜歡,我們常常要到陌生的地方去,與大量的陌生人與陌生的事物打交道。如果你只有報恩觀,對他人之事毫無興趣,也絕不援之以手,那么,他人對你的事必然亦無興趣,也不會施予幫助。這樣一來,可以肯定的是,你的人生不會很順利,你會孤單、寂寞、無聊,乃至覺得生活沒有意思,這就非常糟糕了。所以,現(xiàn)代社會中的人,除了要保持報恩觀來維系親屬、師生、朋友的關系之外,還必須擁有感恩的觀念。
 
因為有著感恩觀念者,不一定要有恩于己才施報。它是從人們對冥冥中之抽象物的無保留的感激之情擴充而成的一種胸襟:為我們在世間的任何所獲(無論獲得的是好還是不太好)而感激;為我們生而為人(無論是何膚色也無論貧富貴賤)而感激;為我們擁有如此之多(無論擁有的是多還是少)而感激;為我們周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動物(無論是否屬于我們)而感激。這種感激是一種超越了與個我有關之人與物的心靈之情,它可凝聚成人們超越功利的關心他人、無私地幫助他人的行為。如此,別人對你也必然是關心的、也是愿意援之以手的,這樣一來,你的生活將充滿陽光,你的人生將非常順利,你的將朋友遍天下,你的生命也將朝氣蓬勃。
 
4、保有一顆“赤子”之心。
 
我的一位朋友,他經(jīng)歷過下鄉(xiāng)插隊,進廠勞動,擔任行政領導工作、下海經(jīng)商等等人間的變換,歷人間世道的無數(shù)滄桑,近半個世紀的紅塵滾滾,卻未能讓他的心靈蒙塵,他仍然保持著對大自然無窮魅力的驚嘆,對生活、生命的敏銳感受,以及對朋友的真誠,對事業(yè)的熱愛,特別是,他還保持著為文著書的執(zhí)著不懈。許多人表示難以理解:何苦?何益?何必?不過,我知其為何能夠如此,他與眾不同的就是:在世事沉浮中,保持了一顆“赤子”之心。
 
二千多年前,老子就說過一句似乎有些費解的話:“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何謂“赤子”?赤子的本意為剛出生的嬰兒,既然是嬰兒,為何老子說他“含德之厚”呢?從根本上而言,人之個體的成長與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具有同質(zhì)性,都是一個生長和文化累積的過程,這當然意味著進步。對個體之人而言,是成長發(fā)育獲得自覺生活的過程;對社會來說,則意味著人類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斷提升。但不要忘記,與此同時,人們也離天然的世界、人之自然存在的狀態(tài),以及純真的本性越來越遠了。在老子看來,相比于此,“赤子”倒是最為接近自然,最為純真,是謂“含德之厚”。
 
我讀過一則故事,一位作家好不容易說服一群小孩子離開成天迷于其中的電腦游戲機,去蔚藍色的大海欣賞自然的美景,誰知孩子們只看了一眼,便轉(zhuǎn)身而去,說:那有動畫片里的大海好看?孩子們已經(jīng)不容易甚至不能欣賞自然之美了,況成人乎?社會的狀態(tài)如何呢?可以說,更是令人憂慮。
 
自從經(jīng)濟中的求利原則自覺或不自覺地泛化為許多人處世為人的準則之后,虛假、泡沫、欺詐、偽劣、無恥等等便緊緊地將我們包圍起來,淹我們于沒頂之災而難以自拔。于是,我們在社會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唯恐難以自保;我們在人際關系中小心翼翼,時時擔心上當受騙。為了安全,也為了發(fā)展,我們心靈上的塵土越積越厚,我們精神上的鎧甲越來越重,這樣,現(xiàn)代人不僅遠離了自然,遠離了純真,也遠離了真實。如此,人們得自于“天之道”的“德”越來越薄了,與“赤子含德之厚”的狀態(tài)也越來越遠了。可見,社會的發(fā)展,固然使人類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但卻使人之生命陷于盡褪本真的可悲境況。
 
此豈是人之所愿哉!
 
所以,我們必須在生活與生命的過程中,以敏銳的心靈去感受自然、社會與人生,去獲得一種“赤子”式的存在狀態(tài)。為此,我們應該倘佯在書的海洋,以古人今人的智慧啟迪自己;我們也可沉思社會與政治,發(fā)散出真知灼見;我們更應該悠游于山水寺廟,去感悟自然,理解自然,享受自然。特別是,我們無論是寒冬、酷暑,在繁重的體力腦力勞動之余,或是在悠閑自得、無所事事的時刻,皆不要泯滅心靈的追求,常常問自己這樣一些問題:“我們?yōu)槭裁磥淼竭@個世界?人生究竟有何意義?有何價值?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嗎?我們怎樣才能實現(xiàn)心中的理想?”……如此設問,必可使我們擁有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使自己在生命的過程及生活的磨難中,在仕途商界社會的沉浮里,始終能保持一種對人生更大價值與意義的追求,也因為此,我們也就保有了一顆純真的“赤子之心”,顯現(xiàn)出人間的真性情,如此,則豈不快哉,樂哉,幸哉!
 
5、我們的時間既然是有限的,寶貴的,我們就要將其投入到最最有價值與意義的工作中去。人,無一例外都渴盼著有一個轟轟烈烈的人生、內(nèi)容充實的人生和意義重大的人生,但往往事與愿違,當我們真正靜下心來反觀自己的人生過程時,就會發(fā)現(xiàn)一切是那樣的空、那樣的虛,能夠留下來的東西實在太少太少,乃至等于無。此時,我們會產(chǎn)生一種虛脫般的感覺,內(nèi)心一片空白,并悠然漫生出一種人生的焦灼感。
 
在現(xiàn)實的人生中,我們多埋首于具體的生活,去賺錢,去交友,去消費,去享受。成天急匆匆,忙碌碌,無暇亦無意去反觀人生。所以,方向是模糊的,內(nèi)容也是模糊的,人生的一切皆為模糊,我們偶爾回首,那能不生發(fā)出人生的虛無感呢?于是,我們有時深感人生撲朔迷離,難以把握;使我們常常心境起伏不定,陷入沮喪、痛苦與消沉之中。
 
怎么辦?我們首要的是必須明白:人生中的任何成功、獲取、大的進展,皆須做出極大的努力,付出很大的代價。一個人總想投機取巧,不做任何努力就想取得人生中大的成功,那十有八九會導致泡沫人生的出現(xiàn)。因此,人生中樹立起踏踏實實做人的原則非常重要,一份汗水,一份收獲,不要企盼天上突然掉下無數(shù)的陷餅來,也不要夢想地下涌出無數(shù)的金銀財寶,而要憑自我的心智體能去拼搏,去奮斗,一步一個腳印,這樣的話,才能避免淪入泡沫人生。
 
因此,要使我們的人生避免虛無性,泡沫性,就必須去尋找生命中、生活里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人們在回首往事時,常常感到生命一片空白,人生毫無價值,是因為人們在人生過程中沒有找到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人生的一切操作、一切努力看來都等于零,成為令人焦慮的人生泡沫。生活的慣性、人生的無常、社會變化的迅捷,處于生存過程中的人往往很難弄清楚什么才是生命中最可寶貴的東西,什么才是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東西。趙可式博士說:一位身患癌癥的婦女對她說:一生回首,覺得都是白活了,回首往事,完全荒謬。那么,什么才是人生中最寶貴、最值得追求的東西呢?當然是對生命的真實意義,人生的真正價值的尋覓和求取。
 
 
 
 
更多優(yōu)秀導師
  • 梁宇頌(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注冊系統(tǒng)注冊督導師、注冊心理師)

  • 陳韻蓮(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 李貞(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 李虹(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